数设科技创立于2010年,始终深耕工业软件定制开发领域,致力于消除工业系统与软件工程之间的技术壁垒。
2023年,数设科技入驻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当年即先后参与承担了《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工业机理模型开发指南》《工业网络站点平台 工业知识智能计算技术方面的要求》《工业数字孪生测试要求》等近10项国家或行业、团体标准和指南的编制工作,参与的“机理与数据耦合驱动的AI赋能工业软件理论与算法”项目还成功获批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相比于追求做‘国产替代’的工具类工业软件企业,我们致力于为国产工业软件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框架和集成开发环境。”牟全臣一语道破了问题的关键。
牟全臣从小就希望能参与国产大飞机的设计制造,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毕业后,他便顺利加入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成为一名飞机设计员。
牟全臣于2022年获评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系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及力学基础专业力学专业博士,从事的数字化设计项目理论水平和工程应用价值较高,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曾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彼时的国产大飞机事业,需要补课的地方还有很多。为了更好地为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出一份力,牟全臣又开始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硕博连读,并取得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学院博士后。在英国访问学习的最后三个月,他找到了一个“核心问题”:中国与国外工业软件的差距,严重制约着中国工业的进步。
牟全臣先是选择接受行业巨头的offer。他先后在美国ABAQUS公司、比利时SAMTECH公司,分别任职华东区总经理和中国区总经理,为中国公司可以提供工业软件服务。但越是接触中国工业公司,他越发现工业界对于数字化设计的重视和投入都不充足。也因此,他越发觉得,“我们的祖国需要有自己的工业软件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
2010年,凭借丰厚的力学和机械领域理论基础,以及CAE软件领域的技术、销售和管理经验,牟全臣开启了创业生涯,走的还是一条“最难的路”。
牟全臣希望瞄准“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平台建设”,意味着需要核心软件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的沉淀和突破,“这是件‘一步一个脚印’的事情,快不得。”
在创业初期,为维持公司运转并加深对于工业领域的理解,牟全臣带领团队进行了一些工业软件咨询定制服务和工业软件的研发。在初心的指引下,数设科技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平台及系列新产品,提炼出工业软件开发共性技术,形成平台化工业软件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物联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数字化能力正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在离散制造特征显著的航空、航天、船舶、铁路、能源等高端及复杂装备领域,数据孤岛、信息可追溯性弱、知识复用性不足等问题凸显,亟待解决。
牟全臣认为,针对这样一些问题,一套企业专属的一体化、平台化工业软件系统将有效帮企业实现数据孤岛的打通,知识和经验的沉淀和复用,进而全方面提升其数字化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基于多年工业软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基础,数设科技为工业软件开发提供全国首创的工业系统六维四层统一建模理论方法、工业软件框架-中台底座-应用三级构建通用功能模块和底层架构支撑。
目前,数设科技推出的实时模型驱动的工业软件中台——INSOFWORKS,为定制化、平台化工业软件提供高效的建模方法、通用功能模块和底层架构支撑,助力专业化工业软件系统敏捷开发:
►模型与数据耦合驱动,大幅度的提高知识沉淀和复用的数字化能力,赋能数字孪生场景的落地;
►具备良好的集成和被集成能力,可以接入主流工业软件系统、知识库及企业自有算法和数据;
►作为低代码协同工作平台,以创新性的在线协同开发模式替代了传统文档传递的开发模式,大大降低研发人员对领域知识理解难度,进而快速缩短因需求理解偏差带来的沟通成本、缩短交付周期,系统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
例如,在五花八门的工业制造企业中,“弯管”是较为常见的场景之一。但在它看似简单的弯折动作背后,却隐藏着一套复杂的工作流程。当一台自动弯管机来到产线后,工程师们需要对其进行漫长的调试工作,这样的一个过程甚至能持续1周左右。期间,弯管机显然是无法投入生产的。
但数设科技基于INSOFWORKS而快速研发推出的“机器人弯管离/在线编程系统”,能轻松实现免停机在线调试,大幅度缩短设备部署、新工件调试时间,效率提高60%以上,同时大幅度减少试验调试频次,降低75%的调试次数,大幅度的提升弯管加工生产的效率。该应用案例还入选“2022年江苏省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品”。
在牟全臣的带领下,数设科技团队先后实施了多项工业领域数字化设计软件和平台的开发工作,积累了超过100家行业客户,包括航天科技集团第511所、航天科技集团第501部、中国商飞北研中心等,覆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高端装备、航空航天、船舶、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在实时模型驱动工业软件平台领域,数设科技近两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5%、17%,排名第二位。
此外,数设科技近三年营收逾1.5亿元,拥有发明专利16项,在申请发明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70余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4项。
如果说,数设科技是致力于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底层支撑的软件底座,那园区便是最适合数设科技加速发展的科技底座。
牟全臣表示,“园区是长三角领先的工业软件核心集聚区,作为其中的重要载体,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聚集了众多优秀的工业软件企业,也经常组织并且开展走访、交流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发展氛围,给数设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