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技术前沿:稀土永磁

来源:华体汇平台    发布时间:2024-08-28 02:18:51

  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是目前永磁材料中磁性能最强的一种,大范围的应用于风力发电、汽车等领域,是当前及未来我国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材料,符合全球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产业潮流。

  根据《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GB/T 13560-2017,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按内禀矫顽力大小分为低矫顽力 N、中等矫顽力 M、高矫顽力 H、特高矫顽力 SH、超高矫顽力 UH、极高矫顽力 EH、至高矫顽力 TH 七类品种。

  晶界扩散产品是经过晶界扩散工艺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相比,晶界扩散产品主相包含一重稀土含量更高的壳层,同样成分的产品,采用晶界扩散工艺可获得更高的矫顽力,也可以制造一些传统工艺不能获得的高性能产品。

  根据国家标准,内禀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之和不小于 65 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属于高性能钕铁硼,不小于 70 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属于超高性能钕铁硼。通过长期积累和研发,发行人逐步的提升产品磁性能,生产的烧结钕铁硼内禀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数值之和最高可超过 80。

  (1)材料生产工序。材料生产工序最重要的包含配料、甩片、合金检验及储存、氢化处理、混粗粉、气流磨、混细粉、取向压制、烧结、晶界扩散及热处理等。此类生产流程主要在品质部、配料车间、冶炼车间、仓储部、制粉车间、压制车间、烧结车间等完成,需要分析原材料成分,进行称量、复称,控制温湿度、时间、系统压力等多项指标。

  (2)产品加工工序。产品加工工序包括机加工和表面处理两个主要工序。机加工端生产的基本工艺最重要的包含多线切割、切片、磨加工、打掏孔等。此类生产流程主要在品质部、机加工车间等部门完成,需要控制进给量、温湿度、尺寸等多项指标。表面处理生产的基本工艺最重要的包含前处理、表面处理和后处理等,主要在表面处理车间完成。此类生产流程需要控制时间、温度、外观、尺寸等多项指标。

  发行人所处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稀土行业,主要负责稀土的开采、冶炼和分离,为中游稀土功能材料行业提供稀土金属、稀土合金等原材料。为了稳定稀土行业上游原材料的价格、维护整体产业链的稳定,中国政府实行稀土冶炼分离产量的总量管制和公司数的限制,每年下发当年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生产总量计划以及稀土开采、生产总量控制计划。

  2006 年起,国家对稀土矿开采企业实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管理,严控稀土开采总量。2011 年以来,我国陆续实施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稀土行业规范条件(2016 年本)》等法规政策。2015 年 1 月 29 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函》对于稀土等传统优势矿产及战略性新兴矿产,实行开采总量控制。2021 年 1 月,为依法规范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生产经营秩序,有序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推动稀土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信部就《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了稀土管理职责分工,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投资项目核准制度、总量指标管理制度等。目前《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尚未正式颁布实施。

  2020 年至 2022 年,按照当前四大稀土集团划分的稀土冶炼分离配额指标情况如下:

  2018 年 4 月开始,中国工信部和自然资源部出台的《关于下达 2018 年第一批稀土开采、生产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将稀土冶炼分离配额分配给六大稀土公司集团:中铝公司、五矿稀土、北方稀土、厦门钨业、南方稀土和广东稀土。2021 年 12 月,中国稀土集团成立后,稀土开采、生产总量控制指标从六大稀土公司集团变更为四大稀土企业集团,供应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14 年 7 月 31 日,我国真正开始启动稀土收储(政府储备)政策,稀土战略储备资源地由国务院自然资源部门划定并组织实施。收储的稀土产品应当纳入稀土冶炼分离总量指标,未经批准不得动用。

  2014 年 12 月 31 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2015 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公告 2014 年第 94 号),包括稀土等在内的 8 种货物。自 1998 年开始实施的我国稀土出口配额制度正式终结,开始实施稀土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

  2018 年 12 月 26 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公布 2019 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的公告》,我国将相关稀土产品列入管制清单,需按规定申请取得出口许可证,凭“出口许可证”向海关办理报关验放手续。

  2019 年 12 月 31日、2020 年 12 月 31 日、2021 年 12 月 31 日和 2022 年 12 月 30 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又分别公布了《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2020 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2021 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2022 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2023 年)》,对列入目录中的稀土产品做了详细规定。

  我国稀土储量位居全球首位,同时稀土的出口量和进口量也位居前列。目前,我国稀土出口量占有世界市场大部分的份额,根据海关总署和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2 年我国稀土产量 21.00 万吨,出口数量为 4.87 万吨。综上,虽然我国对稀土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但受我国是全球稀土资源大国以及全球对稀土需求高涨的影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的稀土出口大国,年出口量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稀土永磁行业相关的管制政策大多分布在在上游稀土行业本身,对于稀土永磁行业多为支持鼓励政策,未对稀土永磁产品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分类(2018)》《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 年)》等法规政策,将钕铁硼行业列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行业,鼓励稀土永磁等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我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稀土永磁体产业链,慢慢的变成了全球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出口基地。

  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上海有色网和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1 年我国钕铁硼磁材产量 21.94 万吨,2022 年上半年达 12.20 万吨。自2011 年以来,中国钕铁硼永磁体的出口整体维持增长趋势,2021 年我国钕铁硼磁材出口数量 4.88 万吨,占国外钕铁硼磁材需求的 80%,2022 年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达 5.33 万吨。随着以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为代表的低碳节能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主要国家对我国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日益提高。

  稀土永磁材料是磁性材料的重要种类之一,是将钐、钕等混合稀土金属与过渡金属(如钴、铁等)组成的合金,用粉末冶金方法压型烧结,经磁场充磁后制得的一种磁性材料。

  相较于传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是当前矫顽力最高、磁能积最大的一类永磁材料,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是 20 世纪 60 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按开发应用时间可分为第一代钐钴永磁材料(SmCo5)、第二代钐钴永磁材料(Sm2Co17)和第三代钕铁硼永磁材料(Nd2Fe14B)。

  与钐钴永磁材料相比,第三代钕铁硼永磁材料在磁性能和生产成本方面具备较大优势,基本替代了一、二代钐钴永磁材料,目前已成为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稀土永磁材料。

  钕铁硼永磁材料按照制造工艺不同可分为烧结、粘结和热压三类,具体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根据国家标准,内禀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数值之和大于等于 65 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属于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

  钕铁硼永磁材料主要原料是镨钕、镝、铽等稀土金属。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和产量,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2 年我国稀土矿资源储备量 4,400 万吨,占全球资源比重的 33.85%,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全球稀土总产量 30 万吨,我国产量 21 万吨,占比 70%,位列第一。丰富的稀土资源和产量为我国钕铁硼永磁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国,产量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7 年-2021 年五年间,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量增长了 39.94%。

  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和海关总署数据,2021 年我国钕铁硼磁材产量21.94 万吨,2022 年上半年达 12.20 万吨。国内对高端钕铁硼的需求占钕铁硼磁材总需求的 56.60%。国内高性能钕铁硼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仍有提升空间,从长期来看这也将为国内优秀磁材企业成长提供机遇。

  我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稀土永磁体产业链,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出口基地。自 2011 年以来,中国钕铁硼永磁体的净出口整体维持增长趋势,净出口数量从 2011 年的 2.47 万吨,增加到 2022 年的 5.33 万吨,增幅达115.79%,但净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主要是由于我国磁材近年来以电机等终端产品形式出口,同时低端产品出口数量减少、高端成品出口数量增加所致。全球主要国家对我国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日益提高,随着以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为代表的低碳节能制造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全球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主要应用于高科技产品,如电机、压缩机、传感器,具体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产品、传统汽车等传统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钕铁硼永磁材料下业发展前景良好。

  一方面传统应用领域国民生活渗透率比较高,尤其是手机电脑电子产品应用普遍,发展平稳;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新兴应用领域是国家的重点发展对象,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战略发展规划。在国家颁布的产业政策里,积极鼓励和引导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空调、工业电机领域等采用新材料、新工艺,而钕铁硼作为新材料也被国家列为鼓励和重点发展的对象。

  在多种因素影响和带动下,下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对钕铁硼永磁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钕铁硼行业向精细化、个性化、定制化等方向发展。稀土行业与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汽车制造环节中,对电机性能要求较高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防抱死系统(ABS)、音响、汽车油泵以及点火线圈等汽车微特电机的重要部件大量使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传统汽车领域与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有四大类电机:直流电机、感应电机(异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和永磁电机。目前,大部分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采用永磁电机,其渗透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永磁电机具有能量密度大、运行可靠、调速性能佳等特点,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电机,可在同等质量、体积下提供更大的动力输出,是新能源汽车的理想电机类型。新能源汽车领域与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述:

  根据国际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和集邦咨询(TrendForce)统计数据,2022 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8,502 万辆和 8,10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6%和-0.1%,根据科纳仕咨询(Canalys)公布的数据,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010 万辆,同比增长 55%。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22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2,702.06 万辆和 2,686.40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6%和2.2%;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705.8 万辆和 688.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9.1%和 95.6%。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车近两年高速发展,全球及国内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带动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市场需求。

  随着国家能效等级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绿色节能的变频家电逐渐成为家电市场的消费潮流。变频家电主要包括变频空调、变频冰箱、变频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相比于传统固定频率的家用电器,变频家电拥有噪音低、节能、寿命长等优势。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凭借其更优异的性能,已经逐步取代铁氧体永磁材料,成为变频家电的永磁电机磁体的首选。节能家电领域与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016 年至 2021 年,中国变频空调、变频冰箱和变频洗衣机的销量皆呈现出增长趋势,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2.04%、32.52%和 18.46%,变频家电行业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受国内 GDP 增速放缓和消费低迷影响,2022 年我国家电行业市场规模有所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我国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零售额为8,890 亿元,同比下降 3.9%。根据产业在线 年我国家用空调产量和销量同比分别下降 4.3%和 1.7%。中国变频家电正处于推广应用阶段,作为生产变频家电核心零部件的原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市场需求有望稳定增长。

  在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领域中,风力发电是我国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风力发电领域主要使用的风力发电机为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半直驱式发电机及直驱式发电机三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机大多数为永磁同步发电机,因具有低维护成本和高系统效率等优势,有逐步替代双馈式风机的趋势。未来随着机组大型化,尤其是海上风电装机量占比的快速提升,直驱永磁电机的市场占有率将提升。风力发电与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全球市场来看,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近 10 年来维持着稳步增长,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统计数据,2022 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 78GW,从 2012 年的 283GW 增长到了 2022 年的 906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2.34%。

  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风电装机国,近年来我国风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运行情况持续向好,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 年全国风电装机突破300GW,海上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一,2021 年我国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 40.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7.9%;2022 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 11.25%,根据国家能源局计划,2023 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将突破 400GW。全球及国内风力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将带动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市场需求。

  钕铁硼永磁材料由于其高磁能积、高矫顽力等优点,符合消费电子产品小型化、轻量化、轻薄化的发展趋势,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扬声器、受话器等声学系统以及摄像头音圈马达(VCM)、手机高端振动马达、TWS 耳机等诸多消费类电子产品元器件。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发展迅速,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主要增长点。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与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近年来,全球手机厂商中高端产品的出货量不断提高,对高等级零部件、模组的需求量也不断提升,双扬声器在智能手机中的渗透率逐步提升。除智能手机外,近年来,在使用体验提升、技术成熟以及成本下降的共同推动下,以 TWS 耳机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在全球快速渗透。耳机材料的选择在轻薄化的同时还需保证其磁性能,而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极高的磁密度,强劲的磁力令耳机的振膜在震动幅度上更大,回位更快,表现出来声音更清晰,动态范围更大。目前市场上高保真耳机使用的磁性材料均为高性能的钕铁硼磁体。在 TWS 耳机市场目前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对高性能钕铁硼坯体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根据科纳仕咨询(Canalys)公布的全球智能手机数据,2021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13.5 亿部,同比增长 7%;2021 年 TWS 耳机出货量达 2.9 亿部,同比增长 14.5%。根据科纳仕咨询(Canalys)公布的数据,受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影响,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较 2021 年有所下降,TWS 耳机出货量保持稳定。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 11.9 亿部,三星、苹果和小米出货量位居前三,智能手机出货量维持较高水平,对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需求较为稳定;2022 年全球 TWS 耳机出货量维持在 2.9 亿部的高位。

  国务院 2021 年印发了《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重点指出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以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工业锅炉等设备为重点,全面提升能效标准。根据工信部办公厅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2021 年印发的《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 年)》,到 2023 年,国内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达到 1.7 亿千瓦,在役的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 20%以上,实现年节电量 490 亿千瓦时的目标。高效节能电机是指通用标准型电动机具有高效率(符合电机能效新标准二级标准以上)的电动机。

  2020 年 5 月,我国公布最新电机能效标准《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20),该标准于 2021 年 6 月 1 日正式实施,IE3(国际标准)以下能效电机将被停产。电机类型包含三相异步电机、永磁电机等,传统的异步电机可以通过增加材料(加大铁心外径、增大定子槽型尺寸、增加铜线重量、采用导磁性能好的硅钢片)等方式提升电机的效率,但是由于其基本工作原理,传统异步电机本身效率提升存在限制,且提升难度较大,比如部分 IE4 和 IE5 等级能效电机更倾向于使用永磁模式。

  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度高、损耗小及效率高等特点,在工农业生产、航空航天、汽车、家电、医疗设备、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应用广泛,稀土永磁电机是永磁电机中的高端产品,能够显著降低电耗,单位功率更高且能够实现精确控制,是高端电机的主要选择。制造业高端化、自动化进程对高端电机需求较大。

  随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工业电机的应用逐步从早期的纺织、包装等领域向工业机器人、电池制造、3C 制造等领域快速发展。制造业高端化、自动化进程中对于高端电机尤其是伺服电机的需求量快速增长。

  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2021 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 27.10 万台,同比增长 50.10%,连续 9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11 年全球四大洲的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为 15.9 万台,2021年为 48.19 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 11.73%。

  随着工业电机应用类型的日益增长,将带动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国务院出台了《“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完善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高效、节能、稳定的特点,符合社会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钕铁硼永磁材料在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电器等领域的应用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工信部和中商情报网统计数据,我国目前钕铁硼行业企业数量约 200家,2021 年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 20.71 万吨,2022 年上半年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 11.60 万吨。从产量集中度来看,我国烧结钕铁硼生产企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我国年产量 3,000 吨以上的企业仅占 7.5%,年产量 1,500 至 3,000 吨的企业占 8.5%,剩余 84%的企业年产量不到 1,500 吨。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部分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市场份额逐步向自主研发能力强、生产技术水平高的企业集中。

  当前,行业内能生产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企业数量较少,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研发能力较弱。“十一五”以来,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国内相企业、科研院所的努力下,我国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在稀土永磁材料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专利申请数量从 2009 年开始显著提升,2022 年我国钕铁硼相关的专利申请量数量为 1,627 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为 885 项。

  尽管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国,部分钕铁硼永磁制备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我国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产品,目前在高档机器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新兴产业应用尚不广泛。同时,在整个稀土永磁材料的核心知识产权,近终成型、晶粒细化等最先进的制备技术及连续自动化装备等领域,与日本仍存在一定差距。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是采用粉末冶金法生产的,从备料到成品发货一般要经过十几个工艺环节,在不同阶段还包括若干次检测分析。

  整个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一般我们将生产磁体毛坯的过程称为前道生产环节,将毛坯加工成最终成品的过程称为后道加工环节。磁材厂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同时拥有前道生产和后道加工的生产厂家,另一类是专注于后道加工环节的加工厂家。

  有句俗语是“药材好,药才好“,这句话非常适用于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生产,好的原材料是生产优质磁材的基础。生产厂家在选择原材料时,一般根据磁体性能要求,按照相应国家标准来选购。在冶炼前,会对原材料进行切断和表面处理。

  熔炼是烧结钕铁硼永磁体进入生产过程的第一道工艺,原材料在熔炼炉内经过热熔,冷却形成合金甩带片。该过程需炉温达到1300度左右,持续四个多小时来完成。

  氢破和气流磨这两个工艺环节统称为制粉,是将熔炼制成的合金甩带片破碎并制成磁粉的过程。为了获得良好取向的磁体,要求粉末颗粒尺寸小(3-4μm)且尺寸分布集中,粉末颗粒呈球状或近似球状。

  将破碎后的磁粉装入模具,施加外磁场进行取向,取向后对粉末进行压型。粉末磁场取向是生产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的关键工艺技术之一。在压型工艺上,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方法有三种:模压法、模压加冷等静压及橡胶模等静压,在相同钕含量情况下,橡胶模等静压可获得更大的磁能积。

  经过压型后磁体压坯的相对密度较大,为了使磁体具有高永磁性能,需要将压坯加热到粉末基本相熔点以下的温度,进行热处理一段时间,这个过程也称为烧结。高温淬冷后还需要在一定温度进行回火处理优化组织结构,获取最佳的磁性能。(回火是指将烧结好的磁粉坯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再次加热升温)

  由于磁场取向成形过程的特点和技术局限,烧结磁体很难一次性直接达到实际应用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很多成品磁体的体积小、形状复杂,只能通过一定形状的毛坯磁体加工而成。烧结钕铁硼材质硬而脆,一般机械加工只能进行切割、钻孔、研磨和滚磨。

  日本和欧美企业因考虑原材料和人工成本而选择近终成形工艺居多,后续机械加工辅之;中国企业生产的烧结钕铁硼产品繁多,主要采用毛坯磁体结合后加工的综合生产流程,充分借鉴陶瓷和水晶加工的工艺优势,将稀土永磁体的机械加工水平发挥到了极致。随着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压力的增加,在我国近终成形和自动成形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稀土元素镝和铽可以大幅提高材料的矫顽力以及温度稳定性,对于矫顽力和使用温度要求较高的烧结钕铁硼材料中,往往需要添加镝和铽,但是这两种元素的价格非常高,会使磁体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骤增,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晶界扩散技术来减少重稀土元素的添加量。

  烧结钕铁硼是一种化学活性非常强的粉末材料,内部存在微小孔隙与空洞,在空气中易被腐蚀和氧化,日久将造成磁性能的衰减甚至丧失,所以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表面防腐处理。目前钕铁硼防腐处理普遍采用电镀、化学镀、电泳、磷化处理等方法,其中电镀作为一种成熟的金属表面处理手段应用较为广泛。

  充磁是烧结钕铁硼永磁体获得磁性的关键一步,充磁机是对磁性材料或磁性器件进行充磁的工具,通过它向被充磁的钕铁硼磁体施加磁场。如果充磁的磁场达不到技术饱和磁场,则永磁体的剩磁Br和矫顽力Hcj均达不到应有数值。除了普通单极充磁外,烧结钕铁硼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多极充磁,即充磁后在一个平面上可呈现多个N,S极。

  包装发货是磁体出厂前的最后一个环节。磁体生产厂家可根据采购方的要求进行包装,如果采购人员有特殊的包装要求可提前向供应商说明。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具有强磁性,因此国内运输一般都使用陆运。出口外海的,经过特殊的隔磁包装和专业机构的检测鉴定后可采用空运。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测应包括下表所列的项目,但不是每一项都要进行检测,采购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与厂家协商所需的检测项目。

  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工艺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历程。早期的生产工艺主要采用冶金法,采用高温冶炼的方法将稀土元素提取出来,然后通过化学还原、真空熔炼等方法,制备出磁性较强的永磁材料。这种方法的工艺比较繁琐,生产成本高,而且存在环境污染的风险。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发现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制备稀土永磁材料。粉末冶金技术可以将各种稀土元素混合成粉末,然后在高温和高压下压制成型,再进行高温烧结和磨削处理,最终得到稀土永磁材料。相比于传统的冶金法,粉末冶金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除了粉末冶金技术,还有许多其他的新技术在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工艺中得到了应用。比如,有人尝试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和微波合成技术制备稀土永磁材料,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材料的性能,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在生产工艺中不断探索新技术,将能够进一步提高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效率、性能和稳定性。

  稀土永磁材料是由稀土金属、过渡金属和其他元素组成的材料,具有高磁能积、高稠旋比和高抗腐蚀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机、发电机、传感器等领域。随着稀土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工艺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可以分为熔炼法、溶液法和快速凝固法三种主要方法。其中,熔炼法是稀土永磁材料的传统制备方法,主要使用在于生产钕铁硼磁体材料。溶液法是指在稀土、铁、硼、钴等元素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沉淀出所需的晶体,具有制备粒度均匀、晶粒细小、可调配比例和制备过程控制难度低等优点。快速凝固法是将液态合金在高速冷却下凝固,使晶体在凝固时不断地变化,形成超细晶粒,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除了传统的生产方法外,新型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涌现,例如机械合金化、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和热压致密化等技术。机械合金化是指通过机械球磨的方式使粉末内部发生冶金反应,形成纳米材料或非晶态材料,具有粒度均匀、活性高、温度低等优点。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则是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稀土永磁材料,具有粒度小、表面积大、性能稳定等特点。热压致密化技术是将粉末材料加热压实,形成块材料,具有成型速度快、节能环保、节约原材料等优点。

  总之,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工艺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有望提高稀土永磁材料的品质和产量,并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稀土永磁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高精度的功能材料,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也是稀土永磁材料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生产工艺上,目前稀土永磁材料主要有两种制备方法:粉末冶金法和快速凝固法。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人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稀土永磁材料的性能、稳定性、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等方面。例如,研究人员尝试采用新型溶剂、新型合成方法和合金设计等技术来提高磁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此外,还有人在生产过程中引入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降低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

  另外,在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中,循环经济和绿色制造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些方法包括废料再生利用、废料资源化、低碳减排、清洁生产等方面。采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

  磁性材料板块年初以来跌幅 23.41%,跑输沪深 300 基准 1.78 个百分点。截至 12 月 30 日,年初以来磁材板块累计下跌 23.41%,沪深 300 指数累计下 跌 21.63%,磁材板块跑输沪深 300 基准 1.78 个百分点。从月度表现来看,前 三季度个月磁材板块波动幅度显著高于大盘,1 月、3 月、4 月、8 月及 9 月 大盘下跌时,磁材板块通常大幅跑输大盘;2 月、5 月和 6 月大盘平稳或回升 时,磁材板块通常大幅跑赢大盘,并且在 7 月走出独立上涨行情。11 月以来, 板块走势则弱于大盘,后两个月分别跑输基准 7.19pct 和 1.99pct。

  上半年行业估值大幅回落后修复,8月份以来估值持续下降至长期历史底部。年初至4月底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国内疫情散发背景下经济全面下滑、俄乌冲突导致大宗商品涨价及通胀等国内外事件冲击下,风险情绪极端升温下板块估值随大盘大幅回落,4月底随着稳经济政策不断出台及风险情绪有所回落下,板块跟随大盘出现一轮估值修复反弹,板块整体表现出弹性强于大盘的特征。8月份以后随着经济数据逐步走弱,叠加下游房地产信用风险、 一系列国内外事件对新能源等产业链预期影响下,板块估值再次出现大幅下行至长期历史大底位置。截至12月底,磁材板块估值由年初44.5x大幅回落至26x,回落幅度 41.6%,处于板块长期历史估值的12.2%分位。板块估值大幅回落是板块行情下行的主要因素。

  2022 年前三季度磁材行业实现扣非净利润 36.9 亿元,扣非净利润增速 为 60.4%,较 2021 年全年回落 3.26 个百分点;2022Q3 磁材板块扣非净利 润 12.61 亿元,环比 Q2 下降 14.13%;同比增长 47.22%,较 Q2 减缓 27.51 个百分点。稀土永磁板块 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 23.79 亿元,同 比增长 80.94%;2022Q3稀土永磁板块扣非净利润为 7.69 亿元,环比 Q2 下 降 23.1%;同比增速为 57.62%,较 Q2 大幅减缓 39.86 个百分点。尽管 2022 年前三季度磁材板块业绩仍然维持较高增速,但 Q3 业绩同比 边际走弱及旺季环比下滑,叠加下游需求在疫情扰动及经济下行下的悲观预 期,制约整体板块估值,主导板块行情的核心驱动力为利润下滑引致的悲观 预期及市场风险情绪的高启。

  2022年1-11月钕铁硼相关产品出口需求5.67万吨,同比增速11.28%, 由 2021 年快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7 月之前钕铁硼出口需求尚可,维持在 20%左右的增长,7 月之后出口增速快速下降,逐步转为负增长,至 11 月当 月出口增长仅为-0.27%,Q3 末至 Q4 出口需求急剧下滑。钕铁硼出口均价经历年初快速拉涨后,4-5 月达到高位,随后出现大幅 回落。其中钕铁硼磁粉及其他合金出口均价 8 月以后逐步企稳小幅回升,而 稀土永磁铁及速凝永磁片出口单价 Q4 进一步大幅下滑,至 11 月末钕铁硼磁 粉、其他合金、稀土永磁铁及速凝永磁片价格分别较年内高点回落 9.38%、 18.75%、12.67%和 43.87%,但总体仍高于年初价格。

  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2022 年上半年国内稀土磁材产量 12.2 万 吨,同比增长 14.46%,较 2021 年增速略低。但 2022Q2 稀土磁材生产增长 较 Q1 有较大幅度回落,其中烧结钕铁硼产量 Q2 仅较 2021 年同期小幅下滑 1.4pct,但增速环比 Q1 的 30%仍有显著回落;而粘接钕铁硼、钐钴磁体产 量 2022Q2 产量同比分别下滑 14.42%和 10.65%,同比增速较 Q1 分别大幅 回落 34.42pct 和 54.65pct。就 Q3 而言,根据相关公告,部分上市公司生产 及订单环比平稳,如金力永磁三季度的产销量保持稳定,与前两个季度产销 量基本相当;中科三环三季度烧结钕铁硼总的产能利用率维持在 85%左右。

  2022 年 4 月,钕铁硼磁材价格跟随稀土原料价格开始回落,2022Q2- 2022Q3 钕铁硼及稀土原料价格环比加速回落,9 月以后磁材产业链价格逐 步企稳,Q4 以来逐渐走出反弹态势。

  从稀土永磁材料下游需求看,2020 年房地产相关链条占比近 30%左右, 主要集中在变频空调及节能电梯领域,考虑到近两年在新能源领域需求占比 有所提升,房地产链条对需求的影响仍然具有相当比重。2021 年 7-8 月以来 受房地产信用风险蔓延、疫情扰动下就业压力增大、经济下行及企业盈利下行周期下收入预期下降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基本面进入下行周期。2021 年 8 月以后房地产竣工累计增速持续下滑,至 2022 年 7 月跌至-23.3%,随后企 稳回升。2022 年 1-11 月房地产竣工累计增速-19%,8 月以来呈现逐步企稳 震荡格局,但从单月看 9 月份后竣工面积再次出现边际加速下滑态势,房地 产链条终端企稳格局仍不牢固。

  受地产基本面下滑及外需减弱拖累,2022 年 1-11 月我国空调产量累计 增速为-4%,同期内销累计小幅下滑 0.29%,外销累计下滑 3.58%。单月增 速看,三四月份疫情以后,空调内需在低基数效应、消费政策支撑及旺季高 温需求带动下景气度短暂恢复,9 月以来再次回落至负增长;而外销在国外高通胀及高基数影响下 6 月份大幅下滑后,Q4 以来降幅逐渐缩窄,11 月份 小幅增长。同样受房地产下滑影响,2022 年 1-11 月国内电梯产量累计同比 下滑 6.7%,经历 3 季度增速大幅回落后,10 月以来电梯产量增长呈现边际 改善,单月降幅有所收窄至-4.3%。

  传统汽车需求不振。2022 年 1-11 月我国传统燃油车产、销同比分别下 降 9.04%和 11.2%,全年看传统燃油车需求较为低迷。尽管 5 月以后随着上 半年疫情压制的需求释放,燃油车产销出现一波修复性行情,累计同比降幅 持续收窄,但 8 月以后受疫情反复、经济下滑、需求不振影响,传统汽车产 销单月边际增速加速回落,至 11 月份产、销单月同比分别下降 24.85%和 25.82%。

  2022 年风电装机不及预期。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2 年 1-11 月 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仅为 22.52GW,较 2021 年同期下滑 8.83%;预 计全年新增装机容量 40GW 左右,但同比进一步下滑至-16%。年初以来疫 情冲击核心部件产业链及设备生产,制约吊装现场施工等因素影响下,风电 新增装机累计同比持续下滑,下半年风电行业对磁材需求低于预期。新能源汽车保持高增长,支撑稀土永磁需求。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 继续高速增长,根据 Marklines 数据欧洲 2022 年 1-10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 长 15.53%,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高增,2022 年 1-10 月达到 64.5%。中国方面,2022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超预期高增,2022 年 1-11 月产、销增 速分别达到 100.5%和 102.93%。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市场,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2022 年继 续大幅提升,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 1-11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按销量计算 的渗透率提升至 25%,较 2021 年大幅提升 11.57pct;11 月当月国内新能源 汽车渗透率达到 33.78%,较年初大幅提升 14.72pct。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大 幅增长,成为 2022 年支撑稀土永磁材料最重要的向上驱动力。

  伺服电机领域需求疲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在稀土永磁材料中占比 超过 10%,稀土永磁材料主要用于相关自动化装备的永磁伺服电机。2022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迅速回暖,月度产量增速由 5 月份-13.7% 的低点迅速回升至 9-10 月的 15%左右,11 月月度增大幅下滑主要是因基数 原因,从产量及环比来看,工业机器人行业生产仍保持在同期高位。全年看, 2022 年 1-11 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增速小幅下降 2.6%,较 7 月低点降 幅明显缩窄。从伺服电机其他下游看,机床方面 2022 年 1-11 月国内金属切削机床产 量累计下滑 12.5%,通用装备行业 2022 年 1-11 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下滑 1%,而专用装备行业同期工业增加值则累计小幅增长 4%。伺服电机下游整体仍显疲软,对该领域稀土永磁需求拉动作用有限。

  消费电子行业领域需求下滑。2022 年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平板及 PC 持续走弱,2022Q3 其出货量分别下跌 9.7%、8.8%和 15%,整体走势仍 处于下行周期,仅相机出货由于下半年快速回暖而转为正增长,但前三季度 累计增速仅为 3.41%。国内消费电子需求同样下滑,智能手机产量下半年同 比由升转跌,前 11 个月累计增速-3.7%,11 月再度受到疫情扰动当月同比大 幅下滑 19.8%。PC 方面微型计算机则延续下行趋势,2022 年 1-11 月产量累 计同比逐步下滑至-10.8%。

  3、2023年需求整体向上:传统需求有望修复,风电有望爆发,新能源汽车长期迅速增加

  支持房地产长期稳定发展政策陆续出台,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地产链对 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有望企稳回升,长期有望保持稳定。年初以来,面对疫情 的不断扰动、房地产持续下行及信用风险逐步扩大以及经济下行压力,针对 房地产行业的供需政策持续出台,先是包括差别化房贷利率、下调 LPR 利率 和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表态、放宽满足一定条件城 市的首套贷款利率下限以及相关退税优惠等一系列需求端政策出台,三季度 以来随着“保交楼”政策的逐步落地,供给端政策力度逐步加大。

  11 月以后 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金融 16 条政策”发布,贷款、债券、股权 “三箭齐发”支持稳定优质房产信用,均有望扭转房地产信用恶化及推动融 资环境改善。12 月份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中指出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能够为房地产稳定发展 提供空间,正考虑新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 心回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保交楼”和“稳信用”放在房地产相关工作 要求的优先选项,继续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我们认为尽管当前诸多政策出台后房地产基本面仍处于底部,现实改善 仍不明显,但是随着第一波疫情冲击的逐步结束和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房 地产有望开启逐步企稳回升的走势,地产链相关需求亦随之将回暖复苏,而 有关限购、限贷、限售以及进一步的利率下调空间等相关政策也为未来政策效果提供备选项。受益于保交楼的竣工端有望率先复苏,同时随着政策由供 给端向需求端过渡,房产融资环境的改善,为中长期需求平稳提供保证。就下游节能空调行业而言,长期看我国城乡保有量尚存在较大差距,随 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城镇化率的持续提升,在中长期仍提供一定的 空间。而节能电梯行业,随着逐步进入更新换代周期,2015年以后成长周期 带来的保有量加速提升则提供了巨大的存量市场空间,中长期受地产波动影 响也将有所减弱。

  “双碳”目标下风电政策支持力度不减。2022 年以来风电发展相关政 策不断出台,涉及项目规划、地方补贴、备案制度、财税支持等方面。6 月 国家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其目标为“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 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 50%,风电、太阳能发电量 实现翻倍。

  2022 年共计 23 省份公布各自的“十四五”能源相关专项规划。大型风光基地加快推进,11 月能源局表示第一批近 100GW 项目已全部开工, 第二批约 42GW 项目陆续开工,第三批抓紧审查,预计不晚于 2023 年上半 年开工建设,2024年底前并网。分散式风电“整县推进”方案正组织编制, 吉林成为首个试水省份。海上风电方面,山东、浙江两地推出海上风电地补 政策。新能源补贴问题获得突破性进展,8 月南方电网成立广州可再生能源 发展结算服务有限公司,10 月第一批经补贴核查认定确认的项目公示。

  2022 年风电招标规模大幅增加,为 2023 年风电新增装机释放提供大幅 增长基础。根据金风科技统计,2022Q-Q3 总招标量 76.3GW,其中陆上风 电 65GW,海上风电 11.4GW。而根据风芒能源统计,截至 12 月 29 日 2022 年中国风电市场共计启动 469 个项目累计 88.739GW(不含框采)风机招标。按照风电招标到装机大概 1 年左右滞后,2023 年将成为风电装机量释放的大 年。根据金风科技统计,2019 年、2020 年风机设备招标量分别为 65.2GW、 31.1GW, 而 2020 年、2021 年新增风电装机规模分别为 72.11GW、 47.57GW,大幅超过前一年招标规模,或是近年来风电消纳增加、风电利用率提高下往年未并网风机的入网。但 2022 年新增风电装机 40GW 确大幅低 于 2021 年 54.15GW 的招标量,这部分受疫情影响未装机差额大概率亦将在 2023 年进行释放。

  2022 年 12 月 30 日,2023 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将 2023 年风电装机规模目标设定为 430GW 左右,而截至 2022 年 11 月全国风电累 计装机规模为 351GW,按照市场一致预期 2022 年新增 40GW 风电装机, 则能源局目标框架下需要在 2023 年新增风电装机规模为 60GW,较 2022 年 增幅在 50%左右。

  未来三年风电新增装机量中枢有明显提升。根据金风科技和风芒能源的 不完全统计,随着近期包括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广东、广西、吉林、 江苏等在内的多省市发布其“十四五”远景目标纲要、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 规划或绿色低碳循环体系等文件,全国 23 个省(市)“十四五”能源相关规 划新增装机容量为 2.32 亿千瓦,叠加尚未发布“十四五”能源相关专项规划 的 8 个省份其他政策文件,预计全国 31 个省(市)“十四五”期间共规划风 电新增装机为 310GW,2021-2022 年 11 月新增装机累计不足 90GW,因此 未来 3 年尚有 200GW 左右新增装机规模,年平均新增装机 70GW 左右, 2020-2022 年我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规模 50GW 左右,未来三年风电新增装 机量中枢明显提高,风电行业未来 2-3 年长期平均增速将维持在较快水平。

  全球海上风电长期存较大空间。国内而言,据风芒科技,即使不统计尚 未出台相关规划的沿海省份,当前已出炉的“十四五”海上风电新增规划已 超过 55GW,扣除 2021-2022 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预计 2023-2025年尚有 近 35GW 新增装机空间。考虑到海上风电成本不断下降及部分地方地补政策 推动,未来几年海上风电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根据 GWEC,2021 年国外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仅为 30GW 左右,欧洲方面英国、德国、荷兰、丹麦四国 分别将其 2030 年的海上风电累计装机目标定位 50GW、30GW、 22.2GW和 12.9GW;美国能源部 2022 年发布的《海上风能战略》 将 2030 年和 2050 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目标设定为 30GW 和 110GW,欧美到 2030 年海 上风电累计装机规划 150GW 左右,是 2021 年国外海上风电累计装机的 5 倍 左右。

  风电行业长期降本需求和大型化趋势将不断的提高稀土永磁风机的渗透率。为实现平价上网和达到风电项目的经济性要求,风电机组存在长期降本需求。2022 年初以来,我国风电机组中标平均价格由 2022 年初的 2401 元/kw 降至 9 月末的 1808 元/kw,延续之前的招标价格下行的趋势。这就要求风电机组 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以减少风位点、降低基础及建造成本并减少单位功率 原材料耗费。从近年来我国各风电整机厂商下线 年新机型最大容量则达到 18MW,风电 机组朝大型化方向演进的趋势明显。

  主要市场相关政策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根据欧盟碳减排法规,未来 10 年欧洲市场将面临全球最严厉的碳减排标准,并在 2035 年实现汽车零 排放。2022 年 6 月 8 日欧洲议会投票支持修订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二氧化碳 排放标准,到 2030 年,上述两类销售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较 2021 年分别降 低 55%和 50%;到 2035 年,欧盟新车实现零排放,禁售燃油车。欧洲碳减 排法规和不断趋严的减排标准将持续推动其电动化转型。

  中国方面,为应对经济下行和消费不振,稳定经济大盘,支持新能源汽 车消费政策不断推出。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 购置税政策,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 车消费。11 月财政部提前下达 2023 年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补贴预算,发 改委等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落实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购 置税延续等优惠政策,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12 月底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 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 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美国方面,2022 年 8 月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中,近 4000 亿美元用 于清洁能源。法案对电动汽车消费实施激励措施。从 2023 年起符合条件的 电动汽车将有资格分别获得最高 7500 美元的新车税收抵免和 4000 美元的二 手车税收抵免。除了长期减排政策和短期鼓励消费政策外,我们认为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继续驱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驱动因素一: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欧美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 很大,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长期需求空间。从 2022年 1-9月累计注册量来看, 欧洲和美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 16%和 7%,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尽 管前面提到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 25%,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历史上看,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企业中长期融资走势趋势上较为 一致,下半年以来尽管企业融资指标持续回暖,并转为正增长,但高技术制 造业投资却似乎延续回落态势,此刻背离我们认为与 2020 年初疫情期间相 似,都是由于疫情造成的供需两端停滞。随着疫情政策放开和第一波冲击结 束,明年一季度以后制造业投资大概率再次与企业中长期融资走势趋于一致, 重回向上态势。届时制造业投资,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将拉动自动化装备的需 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对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增长边际有望转跌为升。

  通货膨胀、全球经济疲软以及过去两年购买量的激增是导致未来两年内 出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据IDC预计,消费电子领域需求 2023 年还将进 一步收缩。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的综合市场预计将在 2023 年下降 2.6%,然 后在 2024 年恢复增长,长期将保持稳定。

  2021 年末开始,上游稀土领域开启第二轮整合。先是中国稀土集团的 成立,其次中国稀土集团分别与广晟集团以及湖南省展开战略合作,拉开重 稀土行业整合大幕。

  我们认为上游集中度的提高有助于平抑未来稀土价格的波动,对下游成 本加成方式的磁材行业营造平稳的调价环境,有助于毛利端的稳定波动。另 一方面,上游的整合将使得下游稀土永磁行业头部企业相对受益。稀土作为 战略性原料,国家整体的调控方向是提升产业链价值,引导稀土磁材上下游 战略合作,在此过程中具备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更容易参与到此过程。上游 原料集中度提高将使得稀土未来价格中枢维持在相对高位,而磁材行业竞争 格局中,中小企业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下游传统应用领域未来需求空间有 限,未来成本压力较大。

  而头部企业则凭借近两年切入新兴需求领域需求份 额,在需求端有增量空间的环境下顺利进行价格传导。同时稀土永磁头部企 业通过技术降本、布局废料回收及战略原料保供,能够获得更加明显的成本 优势和经营优势。2023 年稀土永磁头部企业将逐步进入扩产落地的阶段,部分企业也经 过前期融资或正在进行融资,用于募投项目的投放。随着后续产能的持续投 放,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向其集中,行业格局将进一步优化。

  需求端:传统领域需求复苏,风电 2023 年有望爆发,新能源汽车长期 维持迅速增加,制造业投资有望随融资回暖拉动伺服电机需求,消费电子将 2023 年维持下滑,2024 年后趋于稳定。原料端稀土整合加速,未来有原料 战略保供,有废料布局,有技术降本的头部企业受益,原料价格波动将趋缓。部分头部企业完成融资后,未来两年内大概率释放产能,行业格局有望进一 步向头部集中。当前估值底部反映最悲观预期。

  文章出处:【微信号:AIOT大数据,微信公众号:AIOT大数据】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磁能密度很低,用它制成的电机体积非常庞大,不久被电励磁电机所取代。随着

  元素和过渡金属(Fe,Co,Ni等)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是近二十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新颖

  概述定位特性室内定位系统的性能评判指标LOS与NLOS定位方法1.到达角度(AOA)2.到达时间(TOA)3.到达时间差

  :今日的创新如何改变无人驾驶的未来 /

  可靠,还可做到体积小、重量轻。既可达到传统电励磁电机所不能够比拟的高性能(如特高效、特高速、特高响应速度),又可以制成能满足特定运行要求的特种电机,如电梯曳引电机、汽车专用电机等。

  与市场挑战 /

  【RA-Eco-RA0E1-32PIN-V1.0开发板试用】配合HX711完成电子秤

  【龙芯2K0300蜂鸟板试用】-06-板子外形磁村确定以及扩展的接口改进建议

  【RA-Eco-RA0E1-32PIN-V1.0开发板试用】开发环境搭建及流水灯(附踩坑记录)

最近文章

华体汇平台:我国制管机数据监测陈述

我国制管机数据监测陈述

华体汇平台:【2022年制造业创新成长十强企业】中探机械有限公司:以管理创新带动技术 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年制造业创新成长十强企业】中探机械有限公司:以管理创新带动技术 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华体汇平台:鼎晟制管机、固力波纹管、汉君水管、昊阳新材等不锈钢工业链企业在余姚市

鼎晟制管机、固力波纹管、汉君水管、昊阳新材等不锈钢工业链企业在余姚市

华体汇平台:靖江民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破产案件公开选任管理人的公告

靖江民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破产案件公开选任管理人的公告

客服

扫码关注客服微信

抖音

抖音

版权所有@ 华体汇平台 2021-2022 © 粤ICP备15061814号-5 网站地图 隐私保护 法律声明